学校举行智慧教室使用培训,助力教学数字化转型

发布者:刘树峰发布时间:2025-03-10浏览次数:59


为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、提升教育教学质量,教务科研处于35日在3405教室开展智慧教室使用专题培训,全体任课教师齐聚一堂,深入学习智慧教室设备操作及创新教学模式应用技巧。

培训伊始,教务科研处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3号智慧教学楼的设计理念与功能布局。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载体,3号教学楼以“空间-技术-教学法”三位一体为核心理念,通过优化建筑声学与光照环境,配备可移动组合式桌椅及智能设备,彻底突破传统教室“秧苗式”布局局限,构建出灵活多元的教学空间。楼内共建成25间智慧教室及1间配备绿幕抠图技术的专业演播录播厅,可支持小组协作、情景模拟、远程互动等多样化教学模式,充分满足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需求。


在智慧大屏互动教学环节中,培训讲师现场演示高清触控屏的开机登录、课件分屏展示、实时批注及课堂游戏互动功能,重点解析多任务协同操作技巧,助力教师打造沉浸式课堂体验。

在专业录播系统培训方面,培训讲师通过模拟真实授课场景,详解录播设备的多机位自动跟踪、远程导播切换及视频后期处理流程,并针对常见故障提供快速排查指南,确保教师可独立完成教学资源录制与共享。

培训现场学习氛围浓厚,教师们积极提问并参与设备实操。参训教师们在精品研讨教室内分组体验了便捷投屏、实时分屏协作等功能,并结合头脑风暴、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,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空间重构激发学生主动性。

教师们纷纷表示,这些新型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,还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。人文艺术学院张老师表示:“可移动家具与智能设备的结合,让课堂从‘单向传授’转向‘多维共创’,这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挑战,也打开了新空间。”教务科研处负责人透露,后续将建立“智慧教学案例库”,并通过定期工作坊促进经验共享,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。  

此次培训标志着我校教学信息化建设进入提质增效新阶段。未来,教务科研处将围绕教师实际需求,持续优化智慧教室应用支持体系,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更优质的教育生态。